• 专家说:晚年生活质量由现金流决定,而非资产

    2022-03-06

    罗伯特·莫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期权之父、哈佛大学最高级别大学教授、现代金融学的开创者之一。
    莫顿教授认为,良好的退休目标是,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与工作生涯晚期持平,而生活水平是由现金流来决定的,所以目标不是总财富,而是收入。
    要设置好养老替代性收入,也就是设计的产品在退休时能够替代收入,而非仅进行资产积累。
    也就是说,养老规划的目标,不是简单的资产积累,而是安排好替代性收入。

  • 35岁中年危机,65岁延迟退休,中间30年怎么办?养老金怎么领?

    2022-03-01

    当“中年危机”遇上“延迟退休”
    根据计划,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延迟退休,理想情况是在岗位上多奋斗几年,给社会做贡献,但现实世界要复杂的多。

  • 出生率连续两年跌破1%,未来靠啥养老?国家释放一个大信号,希望你能看懂

    2022-02-22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男性比女性多3362万人。
    数据让人很揪心,中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两年跌破1%,2021净增人口创60年新低!
    也就是说,很可能去年会是中国人口净增长的最后一年,或者说是人口净增长的拐点,从今年开始人口就会进入负增长阶段。

  • 老龄化背景下的我们,养老将何去何从?

    2022-01-24

    养老,正是一个经济学上定义的灰犀牛风险。看到一头犀牛向你奔来,大多数人却视而不见,指的是大概率会发生但被忽略的风险。
    养老的四大风险:
    1、长寿 2、老龄化 3、社保养老金 4、负利率时代

  • 《时代周刊》:终身现金流,对退休生活的幸福很关键

    2021-12-29

    《时代周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终身收入现金流,对退休生活的幸福很关键。
    这个结论来自于英国首次“全国幸福指数”调查。该调查由英国国家统计局负责,历时12个月之久。结果显示,有退休金的老人是英国幸福感最强的群体之一。
    虽然参与调查的只有英国民众,但这个结论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也曾在美国做过一次退休调研,1,035位已退休者中,有83%的人表示,退休后才发现,稳定的终身收入,比他们原本以为的还要更重要。
    这些调查结果都与诺贝尔经济学家罗伯特·莫顿的忠告不谋而合。
    在今年9月的一次峰会上,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家强调:一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并不是由财富总额决定,而是由收入现金流来决定的。

  • 中国养老金现状

    2021-03-19

    人口加速老龄化,养老金需求旺盛。2019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6 %,老年抚养比17.8%;联合国预测2035年左右分别突破20%、30%。第一、第二支柱不足,需要第三支柱补位。第一支柱带来财政负担,且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2019年平均169.1元/人/月);企业年金覆盖率低(2020Q3末仅5.94%)且难提升,系因80%以上城镇就业人口在中小企业且企业税负较重;职业年金仅适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惠及人口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