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连续两年跌破1%,未来靠啥养老?国家释放一个大信号,希望你能看懂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发布时间: 2022-02-22 | 53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男性比女性多3362万人。
数据让人很揪心,中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两年跌破1%,2021净增人口创60年新低!
也就是说,很可能去年会是中国人口净增长的最后一年,或者说是人口净增长的拐点,从今年开始人口就会进入负增长阶段。

 

出生率连续两年跌破1%,未来靠啥养老?国家释放一个大信号,希望你能看懂

 

未来养老的危机来了!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我国人口变化情况。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男性比女性多3362万人。

 

数据让人很揪心,中国人口出生率连续两年跌破1%,2021净增人口创60年新低!

 

也就是说,很可能去年会是中国人口净增长的最后一年,或者说是人口净增长的拐点,从今年开始人口就会进入负增长阶段。

 

 

让人更加担忧的是中国人口“高龄少子化”趋势继续加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2021年,我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

 

 

新生儿出生的速度显然无法对冲老龄化的趋势。

 

其实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一时间只花了18年,而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80年,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可以说我国是跑着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人口出生率的断崖式下降,叠加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导致经济发展乏力,对我们的退休金也有非常大的影响:1.领退休金的时间可能会比预期更晚。2.退休金的数额可能会比想象中更少。

我国的社保采用“下代人交钱,上代人领钱”的制度。以前年轻人多,老年人少,交的多,用的少,够咱们用。而随着人口的下降,交钱的人少了,领钱的人却越来越多了,那么30年后,你靠什么来养老呢?

 

养老储备资金严重缺钱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报告中有这样的一句话: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2019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5854.86亿元,剔除财政补贴后的实际盈余则连续第七年为负。

 

另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5-10年,中国预计会出现8万亿-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

 

以后没有新鲜血液的补充,我们的养老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人口老龄化以后,二十年后的中国就像现在的日本一样,70岁还在工作的人将一大波,因为年轻人太少已经无法养活老年人了,只能自己靠自己自救,首当其冲的政策调整执行者就是80后这批了。

 

短短20年,年轻人的负担增加了一倍还多。而根据中国社科院报告推算,未来30年制度赡养率还要翻倍:

 

2021年,5个人养一个老人;

2030年,2个人养一个老人;

2050年,1个人就得养1个老人!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危机之下。养老的危机已经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其实,养老的困境不只是中国才有,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危机,韩国65岁以上老人,将近一半生活在贫困之中,很多韩国老年人,最终难以忍受悲催生活,选择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经济论坛就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

 

报告说,到2050年,哪怕是目前养老金存储最多的6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会产生224万亿美元的缺口。如果算上人口大国,这个数字可能高达400万亿美元,几乎是全球经济总量的5倍。养老已经成了全球性难题。

人社部:商业养老保险是主力军

 

想在晚年依然“有钱花”,生活水平不改变,仅靠政府的力量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负担不起。

 

最近这个词火了,“个人养老金制度”,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

 

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表示:个人养老金拟采取个人账户制!

 

那么问题来了,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究竟长啥样?

 

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大家很熟悉,就是到了退休年龄每个月领钱就行,直到人没了。

 

第二支柱只限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国企不少都有企业年金的,5险2金中的2金,除了公积金之外,就是企业年金。

 

第三个支柱,就是个人账户了,可以理解为非公的账户,主要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一句话总结: 年轻时定投,老了多领点退休金。

 

 

通俗来说,养老这件事,国家负担一部分、企业负担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

 

 

其实信号已经很明显了,养老还得靠自己,仅靠退休金和养老金根本撑不起你的养老大业,生活水准大幅度下降。需要你个人存钱到一个专属的养老账户里,还可以免税,年轻存的多,年老就宽裕点,社保里那点养老金就能维持个吃喝,这下明白了吧?

 

 

其实这已经不是国家第一次释放这种信号了,近几年国家多次呼吁发展第三支柱的养老作用,2017年的时候,国务院就下发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

 

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

 

这份文件中我们要注意这几个关键词:

 

商业保险成为养老主要承担者;

商业保险成为养老保障计划重要提供者;

商业保险成为社会养老保障的积极参与者;

商业保险成为养老服务健康的有力促进者

商业保险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

 

这几个关键词可以看出国家对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了,其实在养老规划中,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对于养老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实在养老规划中,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对于养老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一个完整的养老规划中,商业养老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犹如一块“压仓石”。相对于其他方式,商业养老保险有着无可取代的好处。

 

活得越久,领得越多

生活品质还有保障

让人完全不必担心

老无所依

和拖累子女的问题!

 

一、首先,养老年金类保险等商业保险简单易懂

投保之后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基本上就不需要做什么的,资金打理这样让人操心的事情都可以交给保险公司去完成。

 

二、养老年金类保险的回报特别明确

只要确定自己希望在退休后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到多少养老金作为补充,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帮助计算出个人需要购买的额度和缴费时间,到了约定时间就可以开始按月领钱了。

 

三,作为养老资金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安全

这与一般资金投资追求收益较大化的原则有所区别,这也是商业保险辅助养老的一个优势所在。

 

四,用“他律”可以做到有效地积累

因为长期保险具有按时定量交保费的特点,存在“他律”的效果!而且,越早规划,由于年纪越轻,养老险的费率也越低。

 

五,养老储备是一项长期规划

部分年金险产品通过复利滚存使得储备时间越久、效果越佳,“复利的魔力”恰好可通过养老年金这类长期商业保险得到明显的体现

 

六,终身领取型的养老保险能够让人活得越久,领得越多。

这可以部分解决退休后“活得太久”带来的经济压力。

由此可见,商业养老保险的优势确实很大,因此,大多数消费者都会为自己配备一份商业养老保险。但是在选择保险计划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险种,为自己预约好一个品质的未来哦!

 

老,不是一件很惨的事,没有尊严、失去体面地变老,才是令人难过的事。说到底,养老真的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体,靠自己内心的充盈,还要早做好养老规划。